清酒,作为是日本的国酒,享誉世界,这让许多人以为:清酒是日本的特产。但根据考究,在3000年前的我国的文献《周礼·天官·酒正》中,“辩三酒植物,一曰事酒,二曰昔酒,三曰清酒”,清酒在我国已经出现了。而在《诗经》中,清酒也有详细的记载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,清酒才传到了日本。
虽然清酒在较晚的时期(对比起中国)才在日本出现,但是由于漫长的发展过程,日本的清酒也已经发展出了一个有别于中国清酒、白酒的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。
吟酿和大吟酿
相信大家在买清酒的时候应该也有这个困惑:怎么一个清酒,还分本酿造酒、吟酿、大吟酿,名字看都看不懂!还有个普通清酒!这是什么东西啊这么简单的名字会不会太低端了啊!
关于日本清酒分的这些种类,这个就要从清酒的酿造的开始说了,毕竟这些名字就是从清酒的酿造分类的。
清酒的酿造不止是让大米发酵出酒这么简单的。首先,酿造清酒的用米是“造酒好适米”,就例如山田锦和五百万石,这种米与我们平常吃的米最大的区别是,用于酿造清酒的淀粉基本集中于米粒中央,越往中间淀粉含量越丰富;而脂肪、蛋白质等物质则是分布在米粒外圈。
米种确定了,就要进行酿造了吗?当然不是。在酿造清酒之前,为了保证其质量,会将米粒的外侧打磨,只留下中间的蛋白质,称之为“精米步合”。打磨的部分越多,成酒的品质就越高,于是根据精米步合的程度,就将清酒分为了四个等级。其中大吟酿为最高等级
对打磨的米没有要求的什么要求的,甚至不打磨的,就是普通清酒;打磨到剩70%的,则是本酿清酒;打磨到剩下60%的,则是吟酿;打磨到剩下50%的,则是大吟酿。
纯米大吟酿
而我们还看到过“纯米大吟酿”这些是怎么回事呢?
这就是关于清酒的酿造方法了。像大吟酿,它们的酿造方法是以酿造的酒精为原料的。而有“纯米”之名的清酒,则是纯粹用米和米麹进行发酵,完全不添加任何酒精。纯米酿造的清酒气息和口感偏柔和。
在纯米系列中,米粒没有打磨要求到打磨到70%的,统称为纯米酒(这就很宽泛了);打磨剩下60%的,则是纯米吟酿;打磨剩下50%的,则是纯米大吟酿。
熏爽醇熟
清酒跟葡萄酒等一些酒类不一样,光从酒瓶上的产地和标签,是很难对其口味有一个初步的判定的。有的时候,你在购买清酒时,跟服务员说“拿一瓶纯米大吟酿”,结果发现,跟自己以前喝过的纯米大吟酿差别巨大。
其实,日本人在制作清酒时会将其分为“熏”、“爽”、“醇”、“熟”四种口感,这四种口感主要的划分标准是根据清酒的香气高低和浓厚程度。
熏
这种口感的清酒的特点是高香低浓,就是拥有充足的香气,而没有那么重的酒体。我们平常在市面上买到的吟酿和大吟酿,基本就是这个味型。
爽
这种口感的清酒的特点是低香低浓,喝起来十分轻松,所以有种清爽的感觉。
在普通、本酿这种等级的爽酒,往往售价低,是一种类似桶装葡萄酒、干杯酒的存在。
但在一些吟酿往上等级的爽酒,则会用成酒酒香淡雅、质地轻盈的五百万石米来进行酿造,口味清淡但非无味,而是典雅。
醇
这种口感的清酒的特点是低香高浓,喝起来会非常醇厚且扎实。
纯米酒由于对大米打磨较少,所以酿成的酒酒体会偏厚实,而用普通的发酵方式(非吟酿法)来发酵清酒,米种的香气不会过多挥发,而是更多的留在了酒里。
而我们在酒瓶上看到“生酛”的字样,这是一种古老的酿造技法了,产出的也基本是醇酒。
熟
这种味型的清酒的特点是高香高浓。这种口感的酒也就只有经过长时间熟成的酒体才能做到了。
由于长时间的熟成,其颜色已经变成了黄棕色,有着浓郁的香味。
此外,清酒的口味还有“甘口”、“辛口”两种来界定。甘口,就是有明显的甜味;辛口,则是不甜的意思。
大家在挑选清酒的时候,可以先从“熏爽醇熟”四种口感先进行抉择,毕竟酒是要喝下肚子的,入口的口感决定了你想不想喝下一口。接下来,再是根据“甘口”、“辛口”来选择口味。
这样子就最保险啦。